•  
  • 张掖:璀璨“夜经济”点亮城市新生活
  • 云千重,山千重——置身祁连千重浪漫中
  • 中国色彩——遇见·多彩阿拉善
  • 在库车 一年四季都能游玩的线路推荐!
基层依法治理样板看磴口 书写北疆民族团结新画卷
来源:直播旅游网 | 作者:pmo07de44 | 发布时间 :2025-10-27 | 34 次浏览 | 分享到:

  磴口县辖5个苏木镇5个农场公司,境内有汉族、蒙古族、回族、满族等17个民族。近年来,全县始终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坚持依法治理基层民族事务,民族政策与法治服务、文化浸润深度融合、互相赋能,护航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

司法惠民 搭建多元共治“连心桥”

  法治是保障民族团结的“压舱石”。磴口县构建“政法牵头、部门协同、社会参与”的法治保障机制,推动公检法司协同发力、司法服务全面下沉,为民族团结提供坚实法治后盾。政法委始终坚持党对政法工作的绝对领导,牵头抓总、督办落实,将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与维护社会稳定等各项工作互嵌共融,全年实现涉民族问题案事件“零发生”。法院探索“公平+融入”新路径,将民族团结理念融入司法公平审判执行全过程,实现“法官+社区”全覆盖。检察院落实“监督+服务”检护民生措施,依托12309检察服务中心,聚焦农民工权益保护,高效办理农民工劳务合同纠纷起诉案件,解决农民工“烦薪”事。司法局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探索民族地区化解纠纷的新方法新措施,健全完善人民调解员制度,完善劳动争议调处机制,设立“法院+工会+N”劳动争议多元化解工作室,推动相关单位协同联动,切实维护各族群众合法权益。


(“石榴籽调解室”正在为居民化解矛盾)


  磴口县创新实施“温情调解”工作法,打造“石榴籽调解室”“石榴籽志愿服务队”等基层社会治理品牌,聘请熟悉民族习俗的老党员、老干部担任特邀调解员,以“一杯茶暖人心、两句话透事理、三步行化纷争”的方式,合法理近情理有力量有温度化解矛盾。今年以来,全县基层各类信访矛盾纠纷化解率达97%,有效提升基层治理效能,促进民族团结进步。

网格聚力 织密基层治理“幸福网”

  微治理是处理民族事务的“防火墙”。磴口县不断优化基层治理模式,夯实基层治理根基,为各族群众提供更多暖心贴心服务,提升基层百姓的获得感和幸福感。民族事务委员会组织包联单位借持续深入农村、社区、宗教场所等地开展《宪法》《民法典》、民族政策法规宣传教育,举办“维护民族团结 构建和谐磴口”主题宣传活动,依托社区“两委”队伍、矛盾调解队伍、理论宣传队伍、志愿者队伍4支队伍作用,积极培育“法律明白人”。聚焦优化网格划分和网格员队伍建设,健全完善“铁三角”基层微治理体系,“党小组+网格员+楼栋(联户)长”协同共治,党小组发挥政治引领和组织协调作用,网格员凭借专业的信息收集和问题发现能力,楼栋长依靠与群众的紧密联系,三者相互配合、相互补充,深入嘎查、社区,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主动惠民便民,积极服务调解,增进邻里关系,形成强大精细的基层治理合力。目前,全县划分网格303个,安排网格员431人;设置联户长1657人,覆盖社区居民35971户,做到“网中有格、格中有人、人人有责”。

  今年以来,磴口县依托“沙枣花”“磴伙计”、银发帮帮团等10余支志愿服务队伍开展文化宣传、普法宣传、防诈骗宣传、健康讲座义诊、矛盾纠纷排查调处等志愿服务60余次;持续完善“三定三包”服务机制,1651名在职党员到社区报到,为残疾人、孤寡老人等特殊困难居民提供“贴心微服务”,办结养老、医保等方面高频民生事项540余件;全县嘎查村近240名“两委”干部联合驻村工作队,上门帮扶脱贫户、监测户等重点群体,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526件,让基层治理更有温度,民族团结更有保障。


(银发帮帮团成员为群众进行普法宣传)


文旅赋能,共绘民族团结“同心圆”

  文化旅游是滋养民族团结的“石榴果”。磴口县文旅体产业在基层治理和民族团结工作中精准发力,实现治理效能与民族情谊双提升。连年举办“同心杯”蒙古马“村超”联赛、那达慕大会、中国民族民间龙舟赛、全国热气球挑战赛、全民健康跑、自行车骑游、生态徒步行等文体活动,参与群众超5000人次,丰富基层精神文化生活,带动10.2万各族游客参与互动,奏响团结强音。开发3条“民族三交”主题研学路线,升级5个展馆,创新开展“磴口模式”元宵节、华莱士嘉年华、纳林湖鱼火节,借助《向往的生活》录制提升知名度,聘任拥有830万粉丝的网红为文旅推荐官,广泛传播民族共生文化。打造非遗工坊集群,组建“科泊尔民歌”文艺志愿服务队和“红石榴讲堂”,常态化开展文化演出和政策宣传进基层活动,让民族团结理念深入人心。推行“村集体+企业+农牧户”模式,打造民族特色旅游区,建成6家民族特色餐饮,年均收入突破25万元,农牧民户均年增收8000元以上,部分牧民户年均增收达20万元。建成160万千瓦光伏电站,提供就业岗位,推动沙漠生金,实现生态与增收双赢。

  2025年国庆期间举办3000余人参与的健步走、200余人参加的自行车骑游活动,纳林湖“观湖上日出”项目吸引2000余名外地游客,“渡·阴山”非遗线路日接待车辆2000余辆,带动周边加油站汽油销量同比增长8.7%,便利店日营业额突破2万元。全县酒店民宿入住率达98%以上,通过文旅消费带动餐饮、住宿等产业发展,为乡村振兴注入持久动力形成“活动聚人、产业兴村”的基层治理新模式。


(中国全民健康走(跑)大赛在磴口举办)


  从多元共治到温情调解,从网格管理到文化浸润,磴口县将民族事务深度融入社会治理大格局,打造有温度有活力可借鉴的基层治理样本,促进各族群众手足相亲、守望相助,共同书写民族团结进步崭新篇章。(磴口县民族事务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