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张掖:璀璨“夜经济”点亮城市新生活
  • 云千重,山千重——置身祁连千重浪漫中
  • 中国色彩——遇见·多彩阿拉善
  • 在库车 一年四季都能游玩的线路推荐!
草原上的“说唱艺术”:科左后旗好来宝
来源:精彩科左后旗微信公众号 | 作者:pmo07de44 | 发布时间 :2025-07-31 | 22 次浏览 | 分享到:

  在内蒙古科尔沁草原的腹地,有一种艺术形式如同流动的篝火,既能在节庆时点燃欢腾,也能在月夜下诉说乡愁。它,就是好来宝。这项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民间瑰宝,用即兴的吟唱、鲜活的语言,把草原的风、群众的情,都揉进了长短句里。

什么是好来宝?草原上的“即兴诗会”

  好来宝是中国蒙古族曲艺曲种,用蒙古语演唱。在蒙古语中意为“联韵”,即各句唱词的头一个音节谐韵,故又称联头韵。不同于我们熟悉的歌曲或诗歌,它更像一场没有剧本的“语言狂欢”:表演者手持四胡,根据现场情境即兴编词,节奏或明快如骏马奔腾,或舒缓似溪流潺潺,从神话传说到家长里短,从草原风光到时代变迁,万物皆可入歌。

  在科左后旗,好来宝有着深厚的土壤。这里是科尔沁文化的重要发祥地,游牧民族的豪爽与细腻,都化作了好来宝的灵魂。老艺人们常说:“好来宝不是学出来的,是听着风声、看着牛羊‘长’出来的。”田间地头、蒙古包内,哪怕只是两人相遇,也可能拉起琴、唱几句,一来一往,像一场温柔的“语言较量”,输赢不重要,那份即兴的智慧与快乐,才最动人。


(图片来源:内蒙古文旅)


一口唱尽千年事,好来宝里的草原密码

  科左后旗好来宝的魅力,在于它的“活态传承”。它不像古籍里的文字那样固定,而是像草原上的草,年年岁岁,在不同人手中长出新的模样。

  唱历史:从历史传说到草原英雄的故事,好来宝是流动的“史书”,老艺人用抑扬顿挫的语调,让千年前的金戈铁马仿佛就在耳边。

  唱生活:“牛羊满山坡,奶茶飘清香,阿爸的勒勒车,载着丰收的歌……”这些贴近生活的歌词,把牧民的日常唱成了诗,简单却充满力量。

  唱时代:如今的好来宝里,也有了“光伏板照亮草原,水泥路通到家门口”的新内容,年轻艺人用传统曲调,唱出了草原的新变化。

  更妙的是它的“对唱”形式。两人一唱一和,你夸草原美,我赞家乡富;你说生活甜,我讲未来好,像一场友好的“辩论赛”,用词巧妙,节奏紧凑,常常引得围观者阵阵喝彩。这种互动,让好来宝始终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


(图片来源:内蒙古文旅)


守护火种:让好来宝在新时代“唱”下去

  随着时代发展,科左后旗好来宝也曾面临“传承人断层”的困境。但近年来,科左后旗通过设立非遗工坊、在学校开设兴趣班、举办好来宝大赛等方式,让这门古老艺术重新焕发生机。如今,走进科左后旗,无论是那达慕大会上的精彩表演,还是蒙古包里的即兴吟唱,你总能听到好来宝的声音。它像一条看不见的线,一头牵着草原的过去,一头连着民族的发展。

  如果你有机会来到科左后旗,一定要坐下来,听一段地道的好来宝。那时你会懂:它唱的不仅是歌词,更是草原人民对生活最炽热的热爱,对文化最深情的守护。而这份热爱与守护,终将让好来宝的歌声,在草原上永远回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