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日9时,晨光初绽孔雀河畔,以“塞外明珠·山水梨城”为主题的中交·绿城杯2025库尔勒半程马拉松在鸿雁广场盛大启幕。近万名跑者踏着秋日的晨露出发,沿着永安塔、孔雀河风景带等城市地标,共同感受库尔勒的风土人情与现代活力交融的独特魅力。
此次马拉松比赛除邀请自治区体育局、巴州文旅局、库尔勒市及新疆路跑协会相关领导外,还邀请了赞助商中交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王风光及九州集团董事长李梁。同时,此次马拉松还邀请了全国特级优秀人民警察、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群众体育先进个人、自治区优秀教育工作者等行业模范,让赛事策划听民声、赛事组织聚民力、赛事成果惠民生,切实做到“群众赛事全民共享”。
中交·绿城杯2025库尔勒半程马拉松作为中国田协A1类马拉松赛事,共设半程马拉松(21.0975公里)和欢乐跑(3公里)两个项目,近万名选手参与本次比赛。经过激烈角逐,最终中交·绿城杯2025库尔勒半程马拉松男子半程马拉松项目组的前三名分别归属于叶拉斯·哈依拉提、赵付明和哈孜孜·别克吐尔松,冠军成绩为1小时8分26秒,分别由库尔勒市长吐依坤·阿不都外力、中交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王风光、以及全国特级优秀人民警察平龙为获奖选手颁奖。
女子半程马拉松项目前三名则分别是朱娟、马佳欣和何静,女子冠军成绩为1小时21分06秒,分别由自治区体育局群体处副处长陈晓霞、巴州文旅局局长孟凯以及库尔勒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黑妮木古丽·艾买提为获奖选手颁奖。
本届库尔勒半程马拉松的赛道规划以展现生态宜居与经济活力为核心,将自然景观、城市地标与文化符号巧妙串联,让跑者在奔跑中全景式感受梨城的独特魅力。赛道起点鸿雁广场是库尔勒的城市客厅,广场中央的鸿雁雕塑象征着团结与奋进,与马拉松精神遥相呼应。
此外赛事以文化赋能为核心,全方位融入库尔勒地域文化,致力于打造一场“有故事、有温度、有记忆”的马拉松。赛前,赛事组委会开启线上挑战赛,邀请跑者以脚步为笔,创造与丝路文化共鸣的轨迹,点燃赛事热度;赛事当天举办“库尔勒香梨趣味指南”等活动,让参赛选手在享受运动乐趣的同时,深入了解库尔勒香梨;赛后计划邀请跑者通过文字、图片、视频等形式分享参赛体验,形成长尾传播效应,持续提升赛事知名度。
为了让跑者深度感受库尔勒的风土人情与城市温度,赛事在氛围营造上全面发力,特别设置9处文化加油点位,精心编排维吾尔族麦西来甫、纳格拉鼓等具有库尔勒城市特色的节目。通过动态表演与静态展示相结合的形式,既为跑者提供竞技助力,又构建多民族文化交融的沉浸式场景。彰显城市文化底蕴的同时,更以赛事为载体促进民族团结,形成“运动+文化”的双重体验,实现体育赛事与地域文化传播的深度融合。
赛事保障方面,组委会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以保障赛事的顺利进行。赛道沿途共设置饮水站7处,饮料站4处,能量补给站3处,降温点位3处,全力保障参赛运动员饮水、补给、降温需求。在医疗救护方面,设置医疗站12个,配备120急救车16辆、AED 60台,以及医护人员150余名、赛道医疗观察员280名、急救跑者25名。共招募和培训赛事服务志愿者1200余人,安保人员800余名,为跑友们全程保驾护航。从补给保障到安全防护,从医疗救护到志愿服务,每一个细节都彰显着梨城的用心与温度,为跑者打造“安心、舒心、暖心”的参赛氛围。
为丰富赛事体验,提升跑者参与感,组委会特将欢乐跑项目终点设置于库尔勒市铁克其美食街,并安排接驳车辆全程护送半程马拉松完赛选手往返美食街。跑者在完赛后自行品尝库尔勒特色美食,感受地域饮食文化魅力。同时,10月2日当天,组委会在铁克其美食街主会场安排全天候特色文艺表演,通过音乐、舞蹈、民俗展示等形式,为跑者及观众打造兼具运动活力与地域特色的沉浸式体验场景,彰显城市文化底蕴与赛事人文关怀。
中交·绿城杯2025库尔勒半程马拉松不仅仅是一场体育竞技盛会,更是城市精神的生动诠释。通过赛事平台,库尔勒展现了丝路枢纽的区位优势、“塞外江南”的生态魅力、山水梨城的文化底蕴,以及开放包容的城市精神。赛事的成功举办,不仅提升了城市品牌影响力,更激发了市民的自豪感与凝聚力,为库尔勒建设“体育强市”“文旅名城”注入强劲动力。
一场马拉松的结束,是城市活力的新起点——库尔勒,这座丝路上的塞外明珠,正以奔跑的姿态,向着更加美好的未来全速前进。结束不散场,谢幕不落幕!库尔勒将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更加饱满的热情,迎接来自五湖四海的跑者与游客。让我们共同期待,明年再赴山水梨城的跃动之约!